时间:2020-02-24 热度:193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的意见【国办发〔2015〕7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当前,以“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互联网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行为也呈多发高发态势。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
时间:2020-02-24 热度:1960
工商总局关于加强和规范网络交易商品质量抽查检验的意见(工商消字[2015]18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号)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的意见》(国办发〔2015〕77号)
时间:2020-02-24 热度:1947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办法(2014年2月14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1号公布)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以下简称抽检),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依法对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进行抽样
时间:2020-02-24 热度:2199
网络交易管理办法(2014年1月2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0号公布)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商标法》、《广告法》、《侵权责任法》和《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
时间:2020-02-24 热度:2053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信息服务的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信息服务,从事互联网应用商店服
时间:2020-02-24 热度:2072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0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2号公布 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规定》修订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提供信
时间:2020-02-24 热度:2013
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对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的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使用和管理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是指机构或个人在博客、微博客、即时通信工具、论坛、贴吧、跟
时间:2020-02-24 热度:204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电子商务经营者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 第三章 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第四章 电子商务争议解决 第五章 电子商务促进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电子商务各方主体的合法权
时间:2020-02-24 热度:19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广告活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本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者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经营者
时间:2020-02-24 热度:1981
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 根据《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为监督管理部门认定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提供参考,为App运营者自查自纠和网民社会监督提供指引,落实《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方法。 一、以下行为可被认定为“未公开收集使用规则” 1.在App中没有隐私政策,或者隐私政策中没有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规则; 2.在App首